(一)团队结构的发展优化
本团队在今后3年内,将在教育部政策和经费支持下,在已有基础上,不断促使团队结构趋于科学、合理。
1. 优化团队师资专业结构
团队经过长期凝炼与发展,形成了目前的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森林微生物学、植物化学保护、有害植物学、森林有害动物学6个教学与研究方向。针对新形势下生态安全保护重要功能的日益凸显,团队在今后3年中,计划引进或培养生物防治、植物检疫与生态学专业人才各1名,以优化团队师资专业结构,具体年度计划如下:
2011年:引进或培养生物防治专业人才1名;
2012年:引进或培养植物检疫专业人才1名;
2013年:引进或培养生态学专业人才1名。
2.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
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团队成员的学历层次。除积极引进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外,计划每年选派1-2名教师赴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每年培养1位团队成员获得博士学位,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具体年度计划如下:
2011年:引进和培养博士各1名,团队总人数达14人,其中博士学历占78.6%;
2012年:引进和培养博士各1名,团队总人数达15人,其中博士学历占86.7%;
2013年:引进和培养博士各1名,团队总人数达16人,其中博士学历占93.8%。
3.加强团队成员梯队建设
在团队建设期间,将通过高层次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优化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到2013年团队成员年龄结构计划达到:50-60岁占18.8%;40-50岁占25.0%;30-40岁占37.5%;20-30岁占18.7%。职称结构计划达到:教授50.0%以上;副教授37.5%以上。
同时,团队将利用骨干教师的优势,实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鼓励年轻教师通过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访问、深入基层和企业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创造机会让团队成员参加各类课程改革与建设和实践技能培训。进一步推动团队科研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使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并更新为教学内容。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生产”等相结合的方式,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团队优势,争取3年内力争评上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或省级教坛新秀1名。
4.创新团队运行机制
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激励和约束运行机制,实行团队带头人领导下的课程组长负责制。
努力创造一个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出既敢于争论,更善于合作的教研氛围。
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与国外知名大学与科研院所加强交流合作。
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坚持效益和公平兼顾的原则。
(二)团队水平的提高
本团队将主要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资源与科研等方面努力提高整体水平。
1.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 更新教育观念,推进产学研合作。围绕产、学、研三个教育主体,以“互利、共享、共生”的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全时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系统化的生态化教育体系。
(2)改革知识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采用系统科学方法,以国家防控和区域性重大森林害虫与病害种类为重点,将学科的基本理论、技术与典型事例相结合,对森林保护学系列课程进行整合。针对当前高校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营造亲切、和谐、激励、快乐、讨论的良好课堂氛围,探索“重自主、重创新、重应用、重自学”等教学方法。
(3)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充分体现团队产学研合作生态化教育新理念,实验、实习实训、课外创业创新、生产就业一体化科学有序的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4)鼓励双语教学等多种教学改革的尝试,建成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5)在加强《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力争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将《普通昆虫学》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生物防治与生物农药》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6) 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2项,校级3-4项,发表教改论文5-6篇,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成果1-2项。
2. 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
(1)教材建设
在革新课程体系的同时,团队把握契机积极进行森林保护学本科课程教材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创新。
2011年:《药用植物保护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
2012年:《林业林木病理学》、《害虫生物防治》、《植物化学保护》、《林虫研究法》、《昆虫分类》(“十一五”森保专业方向系列教材)出版;
2013年:《植物学》(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
(2)其他教学资源建设
建设所有课程的网络课堂并及时进行更新。网络课堂涵盖内容应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授课录像及与课本同步的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实践教学(包括电子版实验实习指导书和实验操作录像)、丰富的教学图片、师生互动讨论区、在线答疑区、作业区,可以进行自测的模拟试题库、学术交流动态以及友情链接部分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网站和科研院所、大学网站,以上资源均对外辐射与共享,并在网上开设面对浙江省生产单位开展的应用培训远程网络教学。
3.科研能力及科研转化教学
团队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教师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并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固化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编著的教材中。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并更加注重将科研转化为教学,具体建设计划如下:
(1) 理论教学内容结合最新科研成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最新科研成果与研究热点,适时介绍有关学科的小故事和研究经历,尽量结合教师自己的科研实例进行有关知识的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构建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充分贯彻团队产学研合作生态化教育新理念,充分利用团队实践教学的资源优势,构建实验、实习实训、课外创业创新、生产就业一体化科学有序的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校内设立产品研发中心与创新基地,让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与生产环节。按照区域、行业分类的原则择优选择部分企业建立多层次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就业于一体的校外实习基地。与一些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生产基地成为稳定的实践基地,使学生实习常规化,企业技术人员成为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创业创新相结合,学生人人参与学科竞赛、科研训练项目、学生创业公司与工作室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创业创新活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 进一步完善导师制
实现学生一进校就得到导师在专业与教学科研上的引领。教师将科研经费用于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相结合,开展学生当老师的科研助手活动,指导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开放实验等,并经常带学生下基地或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实习,协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毕业论文完成阶段,要求学生从论文选题、设计、实施、撰写等阶段均独立完成。
(三)教学水平的提高
1.教授给本科生授课
团队带头人张立钦教授为浙江省农学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省产学研合作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省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森林资源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术造诣深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性学术思想,每年为本科生主讲2门主干课程,年均总课时206。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团队除了继续保持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传统外,成立以教授为组长的课程组,全面负责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并充分发挥教授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课程组与整个团队的教学水平。
2.团队内课程分担情况
课程名称 |
授课人 |
微生物学 |
张立钦教授、林海萍教授 |
动物学 |
周圻教授、鲁庆彬副教授 |
植物学 |
李根有教授、金水虎副教授 |
普通昆虫学 |
徐志宏教授、王义平教授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张昕副教授、毛胜凤高级实验师 |
森林昆虫学 |
徐志宏教授、徐华潮教授 |
森林病理学 |
马良进教授、王勇军副教授 |
杂草学 |
李根有教授、金水虎副教授 |
森林动植物检疫学 |
张立钦教授、徐华潮教授 |
生物农药与生物防治 |
马良进教授、林海萍教授 |
植物化学保护 |
陈安良教授、王义平教授 |
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
王义平教授、张昕副教授 |
森林保护高新技术专题 |
张立钦教授、徐志宏教授 |
3.教学效果
通过经常、定期举办教研活动,教师相互之间的听课、评课,制定科学、公平、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计划由网络学生评价、督导听课评价、同行听课评价、学生书面评价四部分有机组成。要求团队各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达到优良以上。除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考研率、发表学术论文、学科竞赛参与率与获奖率、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均明显提高。
(四)团队的影响辐射能力
1. 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
(1)将团队的教学理论、教改成果等凝炼成一套完整的具有现代化理念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计划在三年中,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森林保护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进行交流、探讨和分享。
(2)进一步加强《微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3门省级精品和《普通昆虫学》1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做好所有课程资源的完善和管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使精品课程网页访问人数达10万余人,争取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积极推动校级精品课程《普通昆虫学》向省级精品课程发展,进一步为亚热带森林生态安全提供更加完善的专业知识平台。
(3)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推广应用团队获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多校联动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实践”,扩大其辐射范围。进一步与企业联合新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理顺已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运行机制;通过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4)继续以教材建设作为团队建设和发展的特色和亮点,计划三年中出版教材5-7部,促进教学改革成果在国内的推广和应用。
(5)通过发表教改论文、参加全国性教学研讨会的形式推广团队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3年发表教改论文5~6篇,参加全国性教改会议6人次以上。
2、为兄弟院校培训教师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依托团队,创造专业师资培训的平台,通过组织教学培训班、接受国内访问学者、接受外校教师短期进修培训等方式进一步为兄弟院校培训教师。在团队三年建设期间,不定期举办2-3次专业师资培训,接受若干名国内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接待兄弟院校的参观、访问和交流180-2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