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学院首页
    • 学科邮箱
    • 学校首页
  • 网站首页
  • 团队概况
    • 团队概况
    • 教学改革特色一
    • 教学改革特色二
    • 教学改革特色三
    • 教学改革特色四
    • 教学改革特色五
  • 团队人员
    • 带头人
    • 教授成员
    • 其他成员
  • 团队建设
    • 团队未来三年建设目标
    • 团队建设保障条件和具体措施
  • 教学情况
    • 教材建设
    • 教学成果获奖
    • 教改项目
    • 教改论文
    • 精品课程
  • 科研情况
    • 科研项目
    • 科研论文
    • 成果专利
    • 实验室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昆虫馆
  • 成果交流
    • 学术会议
    • 成果推广
    • 教师进修
    • 科研转化教学
 

成果交流

  • 学术会议
  • 成果推广
  • 教师进修
  • 科研转化教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成果交流 > 成果推广

通过长期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建成了师资力量雄厚,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教学团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课程改革和理论教学上,在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方式、教学设施、实习基地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建设。主编并经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微生物学研究技术》在国内部分农林生物类和环境类专业中使用;所有课程建成了网络课堂,实现了全程教学资源网络辐射与共享。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而且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实践教学上,除对实验与实习、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外,还通过鼓励学生多申报与开展各类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指导学生承担各类科研课题、创新项目、新苗人才计划等124项,其中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项目6项,学生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26篇,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铜奖各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挑战杯”一、二、三等奖共12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学成果“多校联动共享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实践”(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果。提出的3种类型(高校主动型、政府推动型、企业联动型)与10条途径(产学交替、产学研渗透、校企联合体、项目教学、产学研公司、科创中心、师生工作室、共建学院、政产学结合、多证制复合培养)的多样化模式向试点4所高校(浙江林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海洋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的69个专业进行推广,受益学生数达到34200人。另外,成果在湖州师范学院、丽水学院、台州学院等11所高校成功应用。在全国林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分会等11个会议和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丽水学院、台州学院等24所高校进行经验介绍,省内外30余所院校前来参观学习。浙江科技学院承办“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向中德两国30多所应用型大学介绍与推广合作教育模式。在国际林业教育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向美国、加拿大、芬兰、韩国、委内瑞拉等国知名林业院校和全国27所林农院校、科研单位、林业管理机构介绍合作教育改革成果。通过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及浙江省产学研合作教育网站,向全省30所本科院校、2所独立学院、24家企业进行推广。




 

Copyright © 2006~2013浙江农林大学森林保护学科·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杭州·临安市环城北路88号学院楼六号楼 邮编:311300 联系人:周湘 联系电话:0571-61069780  
访问量统计:1574662